鴨是禽類中一款比較好的食補品,在煮的時候加點薑,酒煮熟後,它的辛熱性味就會散發出來,有通血脈,疏肝潤肝的功效,還可健脾胃,促消化的作用。很適合一些虛寒的人食用。
做麻油薑母鴨大致上與做麻油雞一樣,只是把雞換成鴨,因此不但要有薑、還要黑麻油,米酒當然也不能少。如果想要吃重口味,滋補一點,可以加入一些中藥材,如當歸、桂枝、川芎、黃耆、黑棗、黨蔘、肉桂等來增加療效。我這個麻油薑母鴨簡單加入薑、麻油、米酒、黨參、杞子,有驅寒、怯濕、補氣、暖胃的功效。如喜歡的話也可以加點配菜、香菇、蔬菜、豆乾等吃。
材料:
鴨 半只
老薑 50g
黨參 3枝
乾香菇、腐竹、杞子各適量
黑麻油 2大匙
米酒 800ml
水 1200ml
調味料:
醬油 1大匙
我是用這個金雞牌黑麻油,是純芝麻油,沒有加入大豆油,味道很香很醇厚,用來烹調麻油雞、鴨或用作調味都很不錯。
做法:
1. 購買已清除內臟並處理好的鴨,切大塊,洗淨並瀝乾水分;薑不需去皮,洗乾淨後用刀背拍扁,再切小塊。
2. 香菇泡軟後剪去菇蒂;腐竹泡軟後剪段;黨參剪去頂蒂,再剪半。
3. 鍋中加熱麻油後,放入薑塊用小火扁香。
4. 當薑味出來後,色澤轉成金黃色時,加入鴨塊和香菇以中火拌炒。
5. 炒至鴨肉的表皮呈現金黃色後,倒入米酒,轉大火煮滾。
6. 然後加入水和黨參,水煮滾後加蓋,轉小火續煮40分鐘。
7. 起鍋前5分鐘,放入腐竹、杞子和少許鹽,大火煮開後即可。
可以用筷子插入最厚實的鴨腿,如果能插得進去,則表示已熟了。鴨肉煮多久可視乎自己喜歡吃的軟硬程度。如喜歡吃鴨肉有彈性且好嚼的,煮30-40分鐘就可以。想吃比較軟爛,可延長燜煮的時間約1小時多,鴨肉稍爛的會比較好吃。
薑屬性溫熱,而薑皮性涼,烹煮時要帶皮一起煮。烹煮薑母鴨時,要將薑拍碎後與麻油拌炒,拍碎的薑比切片的薑片,味道更易釋放出來。另外,鴨子性涼佐以暖身,如要加入中藥材,最好選擇一些較熱的藥材配合,就可以做到薑母鴨溫補的功效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薑母乾燒鴨
薑母鴨不做湯,用來做乾燒也一樣美味。薑母燒鴨做法和做薑母鴨湯差不多,只是做薑母燒鴨時會加入一些滷水香料來增加味道,再把湯汁燒乾,做出來的薑母燒鴨很香濃,而且非常入味。
材料:
鴨 半只
老薑 50g(拍扁切小塊)
香葉 3片
八角 2粒
米酒 2杯
黑麻油 2大匙
水約 700ml
蔥段 適量
調味料:
調味料:
醬油 80ml
老抽 1茶匙
鹽 半茶匙
雞粉 1茶匙
冰糖 1小塊
1. 鴨洗淨,斬成小塊,放入滾水中汆燙去血污,撈出並用水沖洗,瀝乾水分。
3. 然後加入鴨塊炒香,炒到鴨塊表面焦黄色後,倒入米酒煮滾。
4. 接著倒入所有調味料、香葉和八角繼續翻炒。
5. 待翻炒均匀後,加入水煮滾,再蓋上鍋蓋用小火燜煮至醬汁收乾。(燜煮期間用鍋鏟拌動一下。)
1. 鴨洗淨,斬成小塊,放入滾水中汆燙去血污,撈出並用水沖洗,瀝乾水分。
2. 鍋中加熱麻油後,放入薑塊用小火扁香。
3. 然後加入鴨塊炒香,炒到鴨塊表面焦黄色後,倒入米酒煮滾。
4. 接著倒入所有調味料、香葉和八角繼續翻炒。
5. 待翻炒均匀後,加入水煮滾,再蓋上鍋蓋用小火燜煮至醬汁收乾。(燜煮期間用鍋鏟拌動一下。)
6. 最後放入蔥段翻炒一下即可上盤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